浙江大学朱永群实验室和周艳实验室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the bacterial flagellar motor rotational switching”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构建激活型趋化因子蛋白CheY突变体,并纯化了来源于沙门氏菌的内源性鞭毛马达颗粒,首次解析了处于逆时针(CCW)和顺时针(CW)旋转状态下的完整鞭毛马达-接头装置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这一成果揭示了CheY蛋白结合导致的方向开关复合物(C ring)构象变化,并提出了鞭毛马达定子单元内膜重定位的概念,阐明了细菌鞭毛马达旋转方向转换的分子机制。
细菌鞭毛马达的基本结构
细菌鞭毛系统由鞭毛丝、接头装置和鞭毛马达三部分构成。鞭毛马达由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转子及其周围的定子单元组成,定子单元作为一种离子通道,能够利用膜内外的离子电化学梯度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扭矩并通过C ring传递到接头装置和鞭毛丝,驱动细菌运动。
CheY蛋白的作用机制
在趋化信号传导过程中,CheY蛋白被磷酸化形成CheY-P,后者通过与C ring结合促使鞭毛马达旋转方向从逆时针转为顺时针,从而改变细菌的运动方向。CheZ蛋白则负责将CheY-P去磷酸化,反向调控马达旋转方向。
研究成果
- **高分辨率结构解析**: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CCW和CW状态下沙门氏菌含C ring的完整鞭毛马达-接头装置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含CCW-C ring的复合物包含341个亚基,由15种不同鞭毛蛋白组成;而含CheY**结合的CW-C ring复合物由375个亚基组成。
- **C ring的结构特征**:两种旋转状态下的C ring均具有C34对称性,由34个FliG、34个FliM和102个FliN组成。CheY**的结合使C ring结构发生倾斜和向内收缩,并向MS ring和内膜靠近16 Å。
- **分子机制阐述**:激活型CheY通过与FliM结合,导致C ring的各结构单元发生构象变化,特别是FliG亚基的构象变化。CheY结合改变了FliG的所有结构域位置,使FliGCC结构域旋转180°并向马达中心移动,促使定子单元在内膜上重新定位。
研究意义
本研究纠正了之前关于鞭毛马达方向转换机制的误解,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子单元内膜重定位的概念,并展示了完整的鞭毛马达三维结构及其工作机制。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细菌鞭毛马达功能的理解,也为未来设计新型抗菌药物和纳米机器人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