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眼科医院的研究团队在《GeroScience》杂志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题为“Sleep onset time as a mediator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exposure and agi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研究揭示了屏幕使用时间与加速衰老之间的关联,并指出入睡时间在这种关联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该研究纳入了566名年龄45岁及以上的上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受试者的屏幕接触数据,并利用视网膜年龄差距(即视网膜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作为衰老的评估指标。研究探讨了屏幕使用时间对视网膜老化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入睡时间如何调节屏幕使用与视网膜年龄差距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每日平均屏幕暴露时间为4.55小时。那些屏幕接触时间更长的个体往往有着更短的总睡眠时间和更晚的入睡时间。统计分析表明,随着屏幕使用时间的增加,视网膜年龄差距也随之增大;具体而言,屏幕暴露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视网膜年龄会提前约32天。
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入睡时间延迟可能是屏幕使用与视网膜年龄差距增加之间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此外,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的人群,屏幕暴露时间与视网膜年龄差距呈正相关,而对于60岁以上者,则未观察到这种显著的相关性。
研究者认为,屏幕发出的蓝光可能通过生成活性氧物质(ROS)来促进细胞损伤和光化学反应,进而导致脂质过氧化、光感受器损失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紊乱,这些变化类似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理过程。
虽然该研究为横断面设计,不能直接证明因果关系,但它提示我们应当关注屏幕使用习惯,特别是减少临睡前的屏幕时间,以此作为预防视网膜和整体衰老策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