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AFDN 缺乏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倾向性
2024-08-28 09:29  点击:6
  癌症细胞选择性地转移到特定器官的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解剖结构、生物学机制以及目标器官的微环境特征。转移前生态位是指原发肿瘤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细胞外囊泡(EVs),改变远端器官的微环境,使之有利于癌细胞的迁移和生长。此外,循环中的肿瘤细胞(CTCs)可以在新的组织环境中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并与微环境相互作用,进而从休眠状态中被唤醒。转移性定植涉及多种依赖于癌细胞内在特性及靶器官提供的支持性微环境的生物学过程。
 
在结直肠癌(CRC)向肝脏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的固有属性与肝脏微环境中的分子和细胞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转移的发生。当CRC细胞成功进入肝脏后,它们会与肝窦内皮细胞上的细胞粘附分子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的滞留和粘附。库普弗细胞(KCs)在肝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的抗肿瘤功能可能因CRC细胞的存在而受到抑制。CRC细胞还可以刺激KCs和其他肝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生长因子,这些因子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尽管如此,肝细胞如何具体促进肿瘤转移的具体机制仍然有待阐明。
 
AFDN(也称为β-catenin增强子蛋白)位于染色体上,是粘附连接(AJs)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在细胞间形成粘附连接,通过与cadherin或连接蛋白相互作用并与肌动蛋白结合来促进粘附连接的稳定。AFDN在肿瘤中的作用多样,既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也可能促进肿瘤发展。例如,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AFDN与赖氨酸特异性甲基转移酶2A(MLL)融合,导致AFDN的亚细胞定位改变和Ras信号通路激活,从而促进白血病的进展。但在多种实体肿瘤中,AFDN通常表现出肿瘤抑制的作用。
 
AFDN表达的缺失或下调与多种癌症的不良预后相关,包括结直肠癌、骨肉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胰腺癌。在胰腺癌中,AFDN的缺失不仅破坏了细胞间的粘附和紧密连接,还上调了Snail的表达,促进了上皮-间充质转变(EMT)和转移。AFDN还能通过与结直肠癌中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相互作用,维持粘附连接,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然而,AFDN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
 
近期,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FDN 缺乏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倾向性”的文章。研究者们利用基因组级别的CRISPR功能缺失筛选技术,在小鼠模型中发现AFDN缺乏是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因素。AFDN是一种参与建立和维持细胞间接触的蛋白质,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正相关。AFDN的缺失使得结直肠癌细胞更倾向于转移到肝脏而非肺部。AFDN的缺失破坏了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促进了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此外,AFDN缺失还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增强了CXCR4的表达,降低了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反而促进了它们在肝脏中的定植。
 
综上所述,AFDN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十分复杂。AFDN的缺失不仅减少了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促进了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还抑制了它们在肝脏中的运动能力,最终导致肝转移灶的形成。不过,AFDN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特异性和肝向性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发现为理解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开辟新的方向。
发表评论
0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