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中国农科院团队揭示短乳杆菌抑制韦氏曲霉新机制
2024-07-12 10:44  点击:31
 中国农科院团队揭示短乳杆菌抑制韦氏曲霉新机制,助力农产品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粮油减损与真菌毒素防控创新团队在真菌毒素防控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深入解析了短乳杆菌如何有效抑制韦氏曲霉的生长及其产毒机制,为减少农产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OTA)污染和黑腐病发病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上发表,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
 
韦氏曲霉是引发葡萄黑腐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其产生的赭曲霉毒素A对谷物、葡萄、咖啡豆、干果等多种农副产品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控韦氏曲霉,研究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了短乳杆菌上,这种益生菌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
 
通过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短乳杆菌的抗真菌效果并非单一机制所能解释,而是多种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活性物质包括乙酸、乳酸、柠檬酸、长叶烯、水杨酸甲酯、3-苯基-2-丙烯醛、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它们共同作用于韦氏曲霉,破坏其菌丝体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和产毒。
 
此外,研究团队还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揭示了短乳杆菌抑制韦氏曲霉产毒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短乳杆菌能够抑制韦氏曲霉中氨基酸合成和糖酵解基因的表达,进而减少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和聚酮类化合物(PKs)等次级代谢产物前体的产生,最终抑制OTA的生物合成。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理解短乳杆菌与韦氏曲霉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研发绿色、高效、安全的生物防霉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有望在保障农产品安全、减少真菌毒素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领域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发表评论
0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