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人体如何感知并应对寒冷。尽管已经发现了能感知热、暖甚至冷的多种特殊蛋白,但低于华氏60度的低温感知机制一直是个谜。这次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解开这一谜题提供重要线索。
早在2019年,科学家们在线虫中发现了首个冷感知受体。由于线虫的基因在包括小鼠和人类的多种物种中都是保守的,这为研究哺乳动物体内的冷感受器提供了重要的起点。而这次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发现,深入探索了GluK2蛋白在寒冷感知中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在缺失GluK2基因的小鼠中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这些小鼠对高温、温暖和冷觉温度的反应正常,但对有害的寒冷却没有反应。这一发现强烈暗示,GluK2蛋白在寒冷感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GluK2蛋白主要存在于大脑的神经元中,负责接收化学信号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也在机体的外周神经系统(即大脑和脊髓之外的部分)的感觉神经元中表达。这意味着,GluK2蛋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可能发挥着完全不同的功能——感知寒冷。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寒冷感知的生物学机制,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常常会经历对寒冷的痛苦反应。科学家们认为,GluK2作为冷感受器的角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疼痛反应,甚至为开发治疗因冷感觉过度刺激而疼痛的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GluK2蛋白在寒冷感知中的关键作用,为我们理解人体的温度感知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它也为开发针对寒冷疼痛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