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肠道微生物或成抗抑郁治疗新靶点:研究发现基线微生物特征可预测药物疗效
2024-03-19 09:46  点击:3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团队近日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采用多组学技术深入探讨了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粪便及血液代谢的影响,并发现基线肠道微生物特征具有预测抗抑郁药物疗效的潜力。这一发现为优化抑郁症治疗、提高抗抑郁药物疗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抑郁症作为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目前,尽管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一线治疗药物,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缓解率常常不足三分之一。既往研究已表明肠道微生物与抗抑郁药物之间存在复杂交互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晰。
 
  王刚教授团队纳入了前期建立的抑郁症人群队列中的11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深入的多组学研究。他们发现,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能够调节抑郁症患者的血液代谢,改善异常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揭示了艾司西酞普兰对肠道微生物具有类似抗生素的抑菌效应,尤其在未缓解的患者中表现明显。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用药前,缓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未缓解者,且含有更多的有益微生物。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基于用药前的肠道微生物组基因较好地预测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物疗效。
 
  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抗抑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还为优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液代谢组的干预,未来或许能够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法。
 
  该研究得到了多项基金的资助,包括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专项等。这一成果是医学界在抗抑郁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有望为更多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
发表评论
0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