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次口服益生菌可以直接靶向肿瘤中的免疫细胞,将其引导至肠道外,从而提高整体免疫治疗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选择了四种常见的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长双歧杆菌(BI)、罗伊氏乳杆菌(Lr)、约氏乳杆菌(Lj)和大肠杆菌(Ec)。将B16 黑色素瘤移植到不含特定病原体(SPF) 的小鼠体内后,每天给小鼠口服益生菌并检查肿瘤生长情况。
有趣的是,长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的生长,小鼠的存活率显着提高。肉眼看来,罗伊氏乳杆菌的功效出奇的好,这也是后面研究人员关注这种细菌的原因。有趣的是,口服罗伊氏乳杆菌并没有显着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反而引起了小鼠免疫环境的较大变化。
肿瘤移植后9 到11 天,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3 次检查,发现小鼠体内的肿瘤微环境(TME) 表现出抗肿瘤、免疫刺激环境的倾向,例如T 细胞产生IFN-。正在积极扩张,肿瘤浸润性T 细胞产生的颗粒酶B 显着增加,包括。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罗伊氏乳杆菌的作用选择性地靶向效应T 细胞。继续对T细胞进行RNA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胃内给予罗伊氏乳杆菌显着增加了肿瘤浸润CD8+T细胞中Tigit、Pdcd1和Lag3的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邀请免疫疗法共同抗争。实验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与抗PD-1抗体联合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与抗CTLA-4抗体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作为一种多免疫治疗剂。
这种效应不仅限于B16 黑色素瘤,在YUMM1.7 黑色素瘤、MC38 结肠癌和MMTVPyMT 乳腺癌中也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罗伊氏乳杆菌可释放多种免疫调节代谢物,包括吲哚-3-甲醛(I3A),这是一种色氨酸代谢物,可通过芳烃受体(AhR) 刺激CD8+。增加CREB Ser133 的磷酸化(T 细胞中的关键转录增强子)可促进IFN -。
与色氨酸含量低(0.19%) 的饮食相比,色氨酸含量高(1.19%) 的饮食可以显着提高喂食罗伊氏乳杆菌的小鼠的抗肿瘤能力。并且我们可以观察到,即使不补充罗伊氏乳杆菌,单独使用高色氨酸饮食也能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罗伊氏乳杆菌作用的地方是肿瘤内部。即它进入体内后,首先努力到达肿瘤,然后作用于肿瘤中的I3A和AhR代谢物,以支持T细胞。大肠杆菌的作用不同,可能通过增加AhR 活性来促进抗肿瘤反应。至于长双歧杆菌,真的是个谜:它不侵入肿瘤,不激活AhR,不产生I3A,我们还得研究它的作用。
最后,研究人员检查了42 名免疫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数据,发现免疫治疗反应组的血清I3A 水平明显更高。血清I3A 水平较高的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和总生存期(OS) 也显着更高。
高血清I3A 组的PFS 和OS 明显更长,因此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物I3A 似乎是有前途的免疫治疗新助推器。